夜间
笔趣阁 > 大明测字天师 > 第七百零二章 君山之擂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3renwx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萧风点点头:“徐家是松江府大族,早年也曾参与过海上私货生意,与海盗必有联系。


而早些年间,海盗和倭寇其实是很难分清的。白莲教与倭寇一直有联络,渗透到徐家并不奇怪。


连四五品官员家中,白莲教都会想办法安插人手,更别说徐阶当时就已经是朝廷次辅了。


之前徐璠的种种行事,不管是协助徽王闹事,还是兼并松江土地,看似是他和我做对所为。


可我和白莲教多次交手,能感觉出其中有白莲教暗中挑动的味道。还有严效忠的案子……”


井御医睁大眼睛听着,萧风忽然不说了,只是笑了笑。


“老井,这次辛苦你了,记住,不管谁问你,就是咬死了,徐璠得了急症,徐首辅请你去治病的。


如果真被人逼问得紧了,就吞吞吐吐的暗示,徐璠得的是马上风,大家也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

得知消息的嘉靖,果然派了御医去给徐璠诊治,御医们回来都说,徐璠身体十分虚弱,确实不是装的。


嘉靖也就就坡下驴,免去了徐璠随萧风出京的任务。萧风只带了张无心、戚继光和几个锦衣卫高手与自己同行。


数日之后,下船上岸,再快马加鞭,赶到湖南,见到了君山外围的朝廷大军,在八百里洞庭湖之外,严阵以待。


君山虽然叫山,但其实是洞庭湖中心的一个岛。因岛上七十二峰,各有巧妙不同,故名之为山。


君山原名洞庭山,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、女英葬于此,又因屈原将其称之为湘君,因此得名君山。


西风吹老洞庭波,一夜湘君白发多。醉后不知天在水,满船清梦压星河。


穿越异世界常用来装逼的这首神作,虽然写的是洞庭湖周边的风光,也不忘带上君山一句,可见君山之美,洞庭之姿。


而描写君山更出名更直接的,是唐代的刘禹锡,一句“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”,更是形象到了极点。


因此可知,君山和洞庭是一体的,包围君山,就得包围洞庭。可八百里洞庭湖,十几万大军想包围也是极难的。


何况丐帮早就先下手为强,将洞庭湖面上所有能下水的船都占为己有了,朝廷要想围剿君山,就得先运船过来。


所以丐帮帮众们颇有底气,就像当年八百里水泊梁山上的好汉一样,感觉自己真能和朝廷对抗,写一部新水浒传。


所以看见了没有,历来八百里都是个挺惹事的数字,包括火焰山也是八百里……


胡宗宪和俞大猷见到萧风,总算松了口气。这些天胡宗宪的神经绷得很紧,随时都可能会断。


因为他能控制住自己手下的军队,却不能控制君山聚集的几十万乞丐,会不会忽然发疯。


如果丐帮先动手,哪怕是只射出一支箭,局面都可能会失控,变成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役。


虽然胡宗宪自认胜券在握,但这样的胜利朝廷未必喜欢,他自己心里也有些过不去。


杀倭寇时十几万,几十万的杀,那是倭寇,可这几十万,就算全都有罪,也是大明的子民。


一口气全杀了,胡宗宪估计自己名留青史的愿望搞不好会受很大的影响,没准获得个“人屠”的名声。


俞大猷把自己代管的一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戚继光,也是松了口气。


“你这戚家军战斗力虽强,却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的。还是还给你吧,我还是带我的兵更顺手。”


戚继光笑道:“老俞你可别坑我啊,什么戚家军,都是朝廷的兵,都是万岁的兵!”


俞大猷一愣,随即连连点头,心说戚继光说得不错,虽然民间都叫“俞家军”、“戚家军”的,可自己不能这么说。


不但不能这么说,就是民间的这些话也得赶紧想办法打住,别再传到万岁的耳朵里去。


之前历史上那些以统帅之名命名的军队,虽然都盛极一时,功勋卓著,但最后的结局都惨淡无比。


北宋的杨家将,尚不能称杨家军,三代之后泯然无闻,风流云散,只留下真假参半的故事和传说。


北宋的种家军,真实战力和功勋超过了杨家,堪称威震天下。其中第二代中的种谔,就是水浒传中多次提到过的“老种经略相公”。


水浒传里的鲁智深、杨志都以曾在种谔账下当过兵为荣,王进和史进,都是投奔种谔未果,可见种家军当时之声威。


可当王朝没落,种家军传到靖康之耻时,努力抗金杀敌,却被投降派的皇帝釜底抽薪,也是个窝囊之极的结局。


北宋的折家军,和西夏打了几辈子的仗,让西夏百年不入黄河,最后死伤殆尽,还被西夏人挖坟掘墓,挫骨扬灰。


而这一切都不如南宋时的高潮,岳家军。岳飞的故事实在太出名了,而且真实性很高,我就不科普了。


有了这些前车之鉴,戚继光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被称为“戚家军”,其心思自不难猜。


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,戚继光死后,戚家军的结局也是十分悲惨的,至少很多资料里是这么记载的。


一半人在蓟州因为向朝廷讨薪,被手无寸铁地骗到校场,忽然围剿,屠杀殆尽。


另一半人在浑河血战努尔哈赤的八旗精兵,孤立无援,寡不敌众,全军覆没。


曾经百战百胜的戚家军,就这样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就像浪花一样转瞬而逝。


唯一值得欣慰的是,戚继光没有亲眼看到戚家军的覆灭,而那时他的子孙们也不在戚家军中了。


俞大猷和戚继光想到此处,不免都有些悚然,只有张无心没心没肺的,眼睛只顾着看俞大猷。


“俞兄,好久不见,你的功夫可又长进了吗?我最近又有心得,感觉自己现在强得可怕……”


俞大猷连连摆手:“不是时候,不是时候,等此间事了,我陪你痛痛快快地打一场。”


胡宗宪询问萧风:“萧兄,你此时赶来,是指挥我们剿灭丐帮的,还是真要跟那个史君山去论理的?”


萧风笑了笑:“先论理,他要讲理,咱们就跟他讲理,他若理屈词穷耍无赖,咱们就剿灭他们!


上天有好生之德,西伯利亚有土豆儿要种,总不能上来就杀,不教而诛,既伤天道,又伤国运。”


胡宗宪点点头,他也料到了:“如此,你明日要多带人马前去才是。丐帮阴险狡诈,不可不防。”


萧风笑了笑:“带的人马再多,能有丐帮人多吗?如果是打不过要跑,那兵贵精不贵多。


我只带张无心和这几个锦衣卫借来的兄弟,再拨出一千火枪兵随行,足够了。”


胡宗宪大惊:“这万万不可,万一丐帮不讲信用,忽然发难,你们这点人马,就算有火枪,也根本是以卵击石!”


萧风摇摇头:“我们进去的人虽少,但支撑两个时辰不是问题。真要出事儿,我们手里都有烟花。


你们在外围准备好,俞大猷和戚继光带队,一见烟花,立刻进攻。我们肯定能撑到你杀进来。”


胡宗宪摇头道:“这水面上的船只都被丐帮控制了,咱们征调的船只以马车运送,还未到达。


萧兄孤身犯险,我们想冲进去营救,却也无计可施啊。我总不能让士兵游泳上岛吧?”


萧风哈哈大笑,指着洞庭湖边上满山遍野的翠竹。


“老胡啊,你可真是够教条的,没船就不打仗了?你看着满山遍野的竹子!


让士兵们砍下来扎竹排,一天功夫就能准备出来,还运什么战船啊!”


胡宗宪一愣:“竹排并不坚固,本身都容易散架,更何况极其容易被敌人破坏。


竹排上无遮挡,行进速度也极慢,和船只相比只能被动挨打。这历来是民间私人用之物,从未听说能用于水战的。”


萧风笑道:“你呀,是打海战打得太多了,大船造得太多了!你看这洞庭湖面上,可有湍急的暗流吗?


水势平缓,竹排就不易散架。速度慢,多用些人来划桨撑篙便是了。再说了,你和船比速度干什么?


这些乞丐又不是身经百战的倭寇海盗,更不是佛朗机人,他们的船虽快,战斗力却极其有限。


你有火枪,他们的船连靠近都靠近不了,怎么破坏你的竹筏?没有遮挡怕什么,他们放箭,你有盾牌啊!”


一语惊醒梦中人,胡宗宪摇头苦笑道:“打多了大仗,如今碰上这些叫花子,反而不会打了,当真是愚蠢。”


胡宗宪犹豫片刻后道:“虽然如此,萧兄为何不多带些兵马进去呢?此时我们手握主动,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。”


萧风笑了笑:“兵马太多,他们就会怀疑我们没有诚意论理,是直接里应外合的去攻打了。


此时丐帮内部一定很混乱,很惊疑,一部分想反,一部分不想反。若是刺激狠了,搞不好就反了。


我来这一趟,就是想用最小的代价,获取最大的胜利。若是只求胜利,有你们也就足够了。”


史君山现在的确是在反与不反之间挣扎徘徊,也不知道昨晚喝了多少杯,也不知道未来究竟有多美。


丐帮中的各级团头和乞丐,大半自觉清白的都归顺了朝廷,能跑到君山来的,身上多少都有事儿。


可事儿也分大小,那些事小的并不想反,原本是打算聚的人多了,让史君山做代表和朝廷谈判,最好能轻罪从无。


但事儿大的那些,心里很清楚,自己的罪过,就算朝廷开恩,全体减刑三百年,也还是得种土豆儿种到死,毫无意义。


所以他们是坚定的造反派,不但积极的股东史君山,还不停的威胁那些希望朝廷开恩,意志不坚定的犹豫分子。


史君山还不得不加派人手保护召平安,因为那些坚定的造反派,一直想要动手干掉钦差,这样以来所有人就都不得不反了。


史君山烦躁地吃着自己的早饭,然后从一个敲开的咸鸭蛋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。


“大启兴,君山王!”


大启,是福建团头呕心沥血多少天才想出来的名字,与大乞谐音,预示着乞丐掌权,当家做主。


史君山翻了翻白眼儿,将小纸条扔到一边去了,然后从臭鳜鱼的肚子里夹出了一条丝绸。


“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大明已死,大启当立!”


史君山将臭鳜鱼推到了一边去,又夹起一个煎饺儿来,然后被里面一个竹片差点硌掉了一颗牙。


“吃他娘,喝他娘,开了大门……”


史君山愤然丢下煎饺,狐疑的看着面前那只热气腾腾的叫花鸡,半天才伸手去拧下一条大腿来。


结果发现鸡屁股上用小刀刻着几个字:“莫道石人一只眼……”


史君山扔下鸡腿,愤怒的掀翻了桌子:“还他妈的有完没完了?能不能让我先好好吃顿饭再说?”


这时手下跑进来禀报:“大团头,萧风到君山了,带着一千骑兵,在咱们外围,说要和你见面!”


史君山松了口气,稳定了一下情绪,让手下开出船去,载萧风等人上岛。


福建团头很犹豫:“万一萧风里应外合,趁机攻岛怎么办?”


史君山看了他一眼:“一千士兵,就是手拿火枪,也不过是一千士兵,现在君山和洞庭湖面上丐帮有三十万人!


真打起来,萧风能逃命就不错了,还能有什么里应外合?这点人都不让带,未免也显得咱们太没诚意了。


咱们若能说服萧风,让朝廷就此罢手是最好的结局,不能平白错失机会。盯住他们就是了,吩咐到主峰摆阵!”


他胡乱吃了两口东西,匆匆赶到君山主峰。主峰山高林密,易守难攻。


峰顶上是一个宽阔的擂台,擂台靠山的一面,有一把石头雕刻的椅子,和擂台浑然一体。


这里,就是历朝历代丐帮选举帮主的所在,如果传说是真的,那么这个台子上至少曾诞生过汪剑通、洪七公、黄蓉等大咖。


后面还有鲁有脚,等到耶律齐就不行了,因为形势比较紧张,是在襄阳城开的丐帮大会,很不正宗。


后面宋朝灭了,到了元朝,丐帮大会就又回到君山圣地来举行了,所以史君山的祖宗也是在这里当上的帮主。


以上都是传说,不要当正史看。我不说你们不知道,还以为是正经的历史呢……


史君山坐在擂台上的那把石椅上,看着山脚下的动静,不多时萧风的人已经来到山下。


萧风将那一千火枪兵留在了山下,由张无心率领,摆开阵势,举枪戒备,与群丐互相怒视。


萧风孤身一人,青衣白袍,长袖挥洒,沿着山路而上,脚步轻盈,飘飘若神仙。


山路两侧密密麻麻挤满了乞丐,将手中棍棒在地上猛顿,发出有节奏的吼声,希望能在气势上压倒萧风。


萧风恍若未觉,轻飘飘地登上山顶,看了看最高处的擂台,微微一笑,飞身而起,双脚在石壁上连点两下,落在擂台上。


擂台四周站着五六个省级团头,还有十几个府级团头,一起看向史君山。史君山缓缓起身,冲萧风一拱手。


“萧天师今日大驾光临,丐帮本应蓬荜生辉,奈何萧天师视我丐帮为仇寇,却让史某难说幸会二字!”


萧风微笑点头:“人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幸会,更多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,所以人生七苦才有‘怨憎会’一说。”


史君山沉声道:“萧天师既然来我君山了,我史某也说话算话。今日论理,你若赢了,丐帮俯首听命。


你若输了,你就得回去说服万岁,说服朝廷,撤销对丐帮的清理,让丐帮继续留存下去!”


萧风点点头:“与理不通之事,萧风自会阻止。就只怕,丐帮的俯首听命,不是你一个人能说了算的。”


史君山知道萧风的意思,环视了周围的团头们一眼:“萧天师不必挑拨我们兄弟的感情。


他们既然认我这个大团头,我说的话,自然也就代表了丐帮的意思,各位兄弟,你们说呢?”


众人连连点头,参差不齐地喊道:“没错,大团头的意思,就是丐帮的意思!”


萧风笑了笑:“既然如此,那就请吧,你有什么道理想不明白,要跟我辩的?”


史君山愤然道:“萧天师,丐帮不过是一群可怜的苦命之人,凑在一起求个活路。


久闻天师一向悲天悯人,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官僚清贵,创入世教,体民间情,却为何如此为难丐帮?”


萧风淡然道:“正是因为我知民间之事,才知丐帮藏污纳垢。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官僚清贵,岂会明白丐帮的可恨可怕?”


史君山大声道:“丐帮都是一群可怜的苦命之人,天师不悲之悯之,反而恨之怕之?”


萧风冷笑道:“可怜之人也常有可恨之处!人之善恶,与可不可怜,苦不苦命,并无关系!


是谁告诉你的,可怜之人,就是好人?又是谁告诉你的,命苦之人,就是好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