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穿成极品恶婆婆后,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 > 第五十三章 另谋发财之路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3renwx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是。”刘婉点头。


“太好了,那我明天上山继续捡,我家山上还挺多的,以往都不知道能卖钱,都烂山上了。”


村民的脸上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。


捡个半天山茶油籽,能赚5文钱。


如果捡上一天,不得赚10文钱?


对村民来讲,这绝对是一门赚钱的好营生。


在山上捡山茶油籽,绝对不会比砍柴辛苦,村民都觉得这样赚钱很轻松。


刘婉点头说:“你们有多少,我们收多少。


不过大家要注意,坏籽我要捡出来,好籽才要。”


刘婉在收购过程中发现,有些山茶油籽是瘪的,而且有的还发芽了。


如果这些都混杂收起来,他们要吃不少亏。


“这我懂,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,怎么可能拿坏的给你们?”


村民赶紧解释道。


刘婉点到为止,大家都说懂了,她就不再多说了。


村民过来卖货的不少,刘婉都是一手收货,一手给钱,十分痛快。


佳婶在边上看了会,觉得没趣,便悻悻地走了。


王孝此时也回家了,看到村民和娘亲主动打招呼,一改过去对娘亲的鄙夷和不屑。


王孝感觉娘亲得到了村民们的尊重,和以前不一样。


果然,娘亲说得没错,只要自己能够给别人提供好处,别人就会对你客气。


王孝能明显感觉到,这些村民都是因为想卖货给他们家,才这么客气。


王礼和王怜打了猪草回来,嫩叶剁碎了喂鸡鸭,剩下的统统煮了,加上米糠喂猪。


两小只这么勤快,刘婉很欣慰。


刘婉觉得好窝心,辛辛苦苦养这些孩子还算值得。


刘婉收了两百多斤的山茶油籽,家里簸箩不够晒山茶油籽,便找那些卖货给她的村民借。


村民们很热情地回家拿了簸箩,还主动帮忙,把山茶油籽摊在簸箩上。


一时间,刘婉家的院子热闹异常。


整个小院从原来的死气沉沉,到充满了生机。


王敬在边上做木凳子,村民看到他做好的木凳子,便坐上去试了试,都夸王敬的手艺过关,凳子结实牢固,他们开口问价。


王敬竟然有些受宠若惊。


赶紧说,现在他手艺还不是太熟练,要交货时间会比正常拖两三天,村民如果要订凳子,他可以九折优惠。


村民们能“变废为宝”,卖货赚钱,个个嘴巴都很甜,附带着夸起王敬来,那些好话都不要钱地往外冒。


还真有几个村民订了订了凳子,一张小板凳,王敬收他们三文钱,也挺划算的。


王敬受到了鼓励,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。


一个人受到的肯定多了,不管是真是假,最后总是会转化为一些正向的能量。


王敬终于在自闭了几天之后,开始找到了自信。


刘婉在边上看到这些,挺欣慰的。


从这一天开始,王家就正式步入做生意的流程。


王家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,不用刘婉亲自分配,大家各归其位,不光是帮忙做豆蓉酱,还是榨山茶油,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,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

王孝收山茶油籽和豌豆的步伐,开始拓展到了外村。


邻近的村子,他也去主动联系。


人总是练出来的,王孝以前不爱说话,是没有需要他说话的时候。


现在一看做买卖能赚钱,王孝也来了干劲。


谁不想努力做事,改变现在的穷困生活呢?


何况,王孝还是一个要当爹的男子汉。


王孝去到邻村,看到有人在园子里摘豌豆,就上前问人家要不要卖豌豆,要的话可以直接卖给他,或者明天他来收。


乡下人除了卖鸡蛋买,卖猪肉,或者打点零工,少有其它赚钱的门路。


一听王孝要收豌豆,山茶油籽,家里有的村民都愿意卖给他。


王敬完成了第1笔订单,给爷爷打完了长板凳一条,小板凳4张,王老汉很满意,给了他20文钱的报酬。


王敬一直推辞不要,老爷子说这是必须的,如果是王木匠,20文钱肯定还嫌少了,他这是占了孙子的便宜。


王敬推辞不掉,只好收下了。


上次王木匠开祠堂大闹一次后,村里人看了一场闹剧,却意外地知道王敬能独立做木匠了。


现在见了王老汉家的成品,而且价格还比王木匠便宜,都纷纷表示要找王敬做木工活儿。


当然,刚开始大家也比较慎重,只是下了板凳,小餐桌这样的单子,王敬都不含糊地接下了。


随着后续豆蓉酱和山茶油被做出来,刘婉租了王老汉的牛车,和王孝到集市上去卖。


城镇的富裕人家,都发现刘婉的豆蓉酱是上好的下饭菜,春冬交接的季节,本来就没有什么更好的菜肴,加了豆蓉酱,感觉吃饭都有滋味多了。


而且豆蓉酱和山茶油都是消耗品,用完了还得再买,所以刘婉的生意一直挺稳定的。


刘婉也因为这两样商品的销售,持续收到了不少的生存点。


但老客户那一部分就收不到生存点,只有在拓展新客户的时候,才能收到新的生存点。


慢慢地,刘婉发觉,老客户占了她客户群体的6成,新的客户也逐渐变成了老客户。


因此,她收到的生存点,从原来的一天高峰时期5、60个,到现在稳定在20几个,数量下降得有点快,这也说明这个市场已经趋近于饱和了。


刘婉还发现,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用豌豆做的豆蓉酱。


一门生意好了,自然会有大量的模仿者。


豆蓉酱的配方其实也不复杂,只要有心人反复试做,也能做得出来。


但是他们做出来的豆蓉酱,滋味当然都没有刘婉的好。


刘婉毕竟是美食系统加持过的人,她豆蓉酱精准拿捏的特殊口感,是模仿者无法复制出来的。


是以,对美食品质要求高的食客,自然还是会锁定刘婉的豆蓉酱。


但架不住模仿者的豆蓉酱便宜,价格只要刘婉的三分之二,所以也会有顾客选择其他杂牌的豆蓉酱。


而且,随着季节将过,豌豆产量越来越少,刘婉决定等做完这一茬,豆蓉酱的生意就要暂停,她要重新找别的可以销售的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