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穿成极品恶婆婆后,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 > 第一百四十七章 清明粿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3renwx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娘,做衣服很麻烦的,又要剪,又要裁,又要缝,我看大嫂昨天做衣服,需要很多巧劲,我头都疼了,我可没有那么心灵手巧。”


王怜果然有自己的担忧之处。


“那你就不懂了,做衣服要用线缝合,如果你要跟娘学外科手术,也需要用线缝合皮肤,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
如果你想学手术,还是先去试试缝衣服,会有好处的。”


刘婉劝王怜。


没想到,王怜一听刘婉说这个,突然间眼睛一亮,道:


“好,我听你的,我去找大嫂学缝衣服。”


刘婉没想到王怜思想转变这么快,看来是因为自己说了学医的那些话。


王怜对学医确实有兴趣呀,要不然,也不会她一说缝合和医术相关,她就立马转变态度了。


看着王怜蹦蹦跳跳离开,刘婉不禁会心一笑。


刘婉便着手处理起肉食来。


猪头先要清洗干净,然后用大火燎掉细毛,接着切开再度清洗。


热水是必备的助手。


刘婉用细柴烧灶后,往灶膛里塞了一块手臂粗的大木头,保持着水的热度,然后将猪头放锅里焯水。


猪大肠、小肠、猪肺,都要花功夫处理。


等这些肉食都清洗干净,猪头也焯好了,刘婉捞起猪头放凉,然后洗锅。


锅放回灶上,烧干后,切几块肥肉放进锅里爆出油,再放入绵白糖烧焦糖色,等白糖烧焦后,将切成大块的猪头皮、猪肠等都放进卤料锅里一起卤制。


然后刘婉就开始处理益母草。


益母草足有一竹筐里,刘婉掂了一下,大约有三斤左右。


要做清明粿,三斤益母草得配三斤粳米,三斤糯米。


刘婉原本也不知怎么做清明粿的,她吃是有吃过,但是触发了美食系统的任务后,她在免费的练习空间里,从陌生到熟悉,再到老练,很快掌握了做清明粿的手艺。


刘婉动手做清明粿来。


把益母草洗干净,放在锅里焯水,再捞出来,拧干水份,然后切成细末,装进盆里放置一边。


接着将三斤梗米和三斤的糯米放入水浸泡,至少要泡一个时辰,期间,趁机处理卤料,把卤的肉食翻个个,把另一面没有泡到卤水的浸到卤水里,以入味均匀。


等米浸软后,刘婉便将米放入洗净的小石磨里打成米浆。


看着米倒入石磨眼后,从磨盘里流出的雪白米浆,刘婉感觉好治愈。


只要米倒入石磨眼,就有源源不断的雪白米浆流出来,刘婉甚至觉得,她在现代社会怎么没想到开一个磨坊呢?


啥项目也不做,就做磨米浆,磨豆浆,服务对象就是都市白领,用这种磨浆的成就感,好好治愈大家上班的焦虑,内卷的烦躁。


磨一斤米收费50元,哈哈,磨出的米浆可以现场煮着喝……想来一定很多白领韭菜等着她收割。


所有米都磨成浆后,刘婉用纱布过滤之后,将过滤的米浆置于太阳下等晒干。


在等着米浆凝固的过程,刘婉游将卤好的猪头皮和大肠、小肠等卤料捞起来,放凉。


然后她又去后山的竹林,折了些毛竹叶回来。


因家后,用泉水清洗了毛竹叶,然后将其用剪子剪成成人手掌大的四方竹片,接着把竹叶收拢在盆里,放了一些猪油,一通搅和,让竹叶沾上油脂。


折腾了一通后,米粉已经成型,刘婉便将其置于一个干净的大盆里,然后将切碎的益母草掺入米粉之中,加入水,再用力搅均匀,绿色的益母草掺入米浆中,雪白的米浆也变成了绿色。


绿色的米浆团揉好,将昨天的春笋从美食柜里取出,甜笋还水灵灵的,就象刚挖出来的一样。


刘婉将肉和春笋剁碎,加入盐、酱油、五香粉等调料,搅合成肉馅。


万事俱备,只剩下包馅了。


刘婉将揉好的米浆团掐了婴儿手掌大的团块,按压遍平,将馅料放在米浆团上,象包包子一样包好,一个漂亮的清明粿就做好了。


做好的清明粿要放在剪好的四方形竹叶上,再放在蒸笼里。


竹叶之前已经吸够了油脂,所以清明粿不会粘叶子。


王怜和吴慧学了半天缝补,累了,就来找刘婉。


结果看到刘婉在包清明粿,她也也洗干净手,来学包清明粿。


母女俩一起动手,很快就做好了十几个,可以蒸一屉,刘婉便放在蒸笼先行蒸上。


蒸15分钟就熟了,一时间,香味扑鼻,引得大家都来围着灶台打转。


刘婉见火候差不多了,便把蒸笼从锅里端出来,让大家趁热吃一波清明粿。


“娘,太好吃了,我拿两个去给四哥吃。”


小机灵鬼王怜很懂事,不光自己吃,还惦记着自己的双胞胎哥哥王礼。


等把清明粿送到王礼手里,王怜自己才跑回美食坊吃。


她手捧青明粿,轻轻咬开了一口绿色的米皮,用了咬了一口,里面的肉馅全部涌入嘴里。


鲜甜的嫩笋,加上肉汁的鲜美,将肉馅的鲜美调和至极致。


“娘,你辛苦了,赶紧尝一口吧,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清明粿,你现在是学了神仙手艺吗?感觉比去年做的好吃多了。”


王怜不住夸道。


“哈,这小嘴真甜,以后不去做生意可惜了。


对了,王敬,一会把清明粿送到你爷爷那地。”刘婉交代道。


现在家里做了好吃的,刘婉不时会送一些去给公婆,当然,量不多。


也不是刘婉小气,因为作为儿媳妇,她只有孝敬公婆的义务,可没有孝敬旁人的义务。


王老汉和另外两个儿子还没分家,刘婉不可能照顾到他们。


而且,如果她拿太多给公婆那边,大家吃了开始可能还会感激,后来就会逐渐变成习惯。


万一哪一天她送少了,可能还会招来埋怨。


她让王敬端了6个清明粿给公婆。


俩老人吃正好,或许还会剩几个,至于剩的,俩老要分给谁吃,那就是俩老自己的事了。


刘婉又蒸了三笼清明粿才算完事。


这时,她想起昨天做的萝卜酸,就去从陶罐里取了两碗出来,放在餐桌上,让大家自己取用。


吃了三、四个清明果,大家再吃萝卜酸,果然觉得很消食清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