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穿成极品恶婆婆后,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 > 第三百八十二章 毫不自谦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3renwx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如果王敬决定留在工部,刘婉也会全力支持他,再拿出几套能够推动大周朝农业发展的机械。


这样的农业机械,刘婉随手就能拿出一堆,比如她还知道的鼓风机。


她发现大周朝现在农业落后至极,连鼓风机也没有,到时只要把鼓风机告诉王敬,王敬一通琢磨,肯定能做得出来,到时候又得引起大周朝的轰动。


但是王敬本人不想去工部做事,刘婉也就暂时不费这个神了,等以后有需要再说。


王敬见刘婉沉吟不语,突然“碰”一下跪了下来,刘婉吓了一跳,双手扶着他问道:


“敬儿,为何行此大礼?”


“敬儿无用,辜负了娘的期望,没能给咱们老王家光宗耀祖!”


王敬一脸惭愧地道。


原来,王敬以为刘婉沉吟不语,是在考虑这些事情。


刘婉哭笑不得,扶起他说:


“敬儿,做事最重要的是你喜欢,而不是你愿不愿意,既然你不愿意去工部,咱们就不去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


王敬见刘婉神色自然,没有一丝一毫勉强,这才相信刘婉说的话。


他感动地道:“娘,没有人能像你对我们这么没有要求,却又大有帮助的。”


刘婉笑道:“我也不是没有要求。”


“哦,你有什么要求?”


一听刘婉这么说,王敬就有点紧张,他好怕自己的做法得不到娘亲真心的赞许,只是委屈成全。


毕竟,这个世界大家都会要求男子要成功,要耀眼,要成为全家人的骄傲。


他有这个机会却放弃了。


刘婉见他又紧张上了,笑道:“你放心,不是那种要求叫你功成名就的要求,我的要求是:


你能开心、快乐、健康,做自己想做的事!”


“好,娘,我明白了。”


王敬松了口气,用力点了点头。


刘婉于是把他扶了起来,说:


“为了这种事情不需要下跪,有什么事情我们好好商量,不要动不动就下跪。要记住,男儿膝下有黄金。”


刘婉可不想自己的儿子养成奴性。


在这个封建王朝里,看到官员就得下跪,这本身就是奴役下层群众的一种手段,让群众觉得官员天生就高他们一层。


刘婉所以能不见官,尽量不见官,就是不想动不动下跪。


拿到了御赐寡妇的牌匾之后,刘婉也享有了这种见官不下跪的特权,刘婉感觉拿这块牌子还是挺值得的。


她琢磨着,王敬要是也拿个什么不痛不痒的御赐牌子,也能见官不跪,那才爽。


“娘,我记住了,以后该跪才跪,不该跪我就不跪。”王敬听话地道。


刘婉点头道:“今晚我和你外祖父、母商量过了,想要在这附近买套宅子。


你大舅舅也帮我打听过了,有三套宅子比较合适,明天你就和我去看宅子。


你自己是做木工的,宅子的质量怎么样?你应该比我看得清楚。”刘婉道。


内行的看门道,外行的看热闹。


刘婉或许看的只是雕梁画栋,外观美不美,而王敬却能看清质量问题。


一听刘婉需要他去鉴别宅子,王敬就觉得挺开心的,原来他也不是无用之人。


母女俩在屋里说着话,这时,丫环红梅进来禀报:


“小姐,刘少爷来过来,带了一大群兄弟姐妹,要来拜会您。”


刘婉一听是自己哥哥的孩子,赶紧道:


“快叫他们进来。”


刘明带着一群兄弟姐妹,足有十多人,进到院里,恭恭敬敬地给刘婉行礼,然后刘明道:


“姑姑,这些侄子、侄女,你估计还没一一认清,要不要我再一一向您介绍一番?”


刘婉摇头笑道:“不用,他们我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
这位是大哥的长子,叫刘潇;这是二哥的女儿,叫刘婷;这位是三哥的儿子,叫做刘庆。”


刘婉一一道来,一个都没认错。


刘明吃惊道:“哟,姑姑,你怎么都记得这么清楚,我以为你和爷爷、奶奶聊得亲热,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他们。”


刘明还是挺出乎意料的,他以为姑姑在乡下待了十几年,怎么可能会才思敏捷,脑子清醒?


没想到刘婉的表现大大出乎他的意料。


见刘婉能一一叫出自己的名字,这些侄子、侄女们顿时和刘婉亲热了起来。


刘明一开始就对刘婉倾注了感情,因为刘婉母子救了他的命。


再加上刘婉认亲回家后的种种表现,和之前家里留给他模糊的印象相差很大,让他对刘婉产生了好奇的心理。


尤其是王敬这个表哥,竟然受到了工部张尚书的器重,着实出乎他的意料。


虽然王敬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,但是要受到张尚书亲自接见,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。


刘婉母子回到家里,给他带来的许多不一样的冲击。


刘婉让丫鬟找了些果品、瓜子给大家吃,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聊天。


说话间,老夫人也来凑趣了。


看到老夫人进来,大家都起身,尊敬地叫了一声奶奶。


“呵呵,我就是想来跟你们凑个热闹,你们刚才怎么聊,现在就怎么聊,别理会我。”


奶奶在家里是个老祖宗一般的存在,在父母的教导下,这些孙儿辈都很尊重老人。


但是奶奶过去经常心情不好,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个姑姑和家里失散了,奶奶一直找不到她,心情很不好。


孙辈们都知道,姑姑是奶奶心里的痛,不能碰触。


没想到,奶奶有生之年还能等到姑姑回家。


看到奶奶明显开朗的笑容,孙辈们也都很高兴。


一家人其乐融融,随意聊着天。


刘婉于是说起这些年她流落在外的经历。


说到现在她主要是以餐饮美食为主业,至于继承了家里衣钵的只有王悌一人时,老三的女儿好奇地问:


“姑姑,那天你做了几个拿手菜,着实不错,你还会做什么糕点和饼干?


刚才听你说在南方做糕饼,开糕饼铺,生意一定很好吧?”


刘婉笑道:“是,我还开了个糕饼店,生意确实很好,从我家的糕饼铺开业后,只有我家糕饼卖完了,别家的糕饼店才有生意。


还好我的糕饼卖得贵,普通人不可能经常买,要不然,别家店估计就无路可走了。”